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从哪能查到?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尚未发布。根据国家公务员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2年度考录公务员专题发布的消息:根据工作安排,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将于2022年10月25日开始报名,12月3日至4日举行笔试,请广大考生届时关注。由此可见2023国考职位表会在10月25日前发布,参照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发布情况来看,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很有可能还会在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以下简称考录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home/gkhome.html)公布。为帮助各位考生熟悉国家公务员职位以便在报名阶段更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中公教育在此特为考生整理了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河南)职位表汇总,供各位考生参考。

图片来源:http://bm.scs.gov.cn/pp/gkweb/core/web/ui/business/article/articledetail.html?Articlehttp://up.163henan.com/upfile/2022/10/163henan92273191728112.xlsx">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汇总【河南地区】

河南地区 职位数 招考人数 职位表
郑州 91 158 点击查看
洛阳 64 86 点击查看
南阳 58 85 点击查看
平顶山 38 68 点击查看
信阳 45 67 点击查看
新乡 53 63 点击查看
安阳 31 52 点击查看
开封 35 49 点击查看
许昌 32 48 点击查看
驻马店 34 47 点击查看
濮阳 40 45 点击查看
周口 40 45 点击查看
商丘 28 40 点击查看
焦作 36 39 点击查看
三门峡 28 34 点击查看
鹤壁 22 30 点击查看
漯河 15 19 点击查看
济源 6 6 点击查看
总计 696 981 河南地区职位总表

 2023国考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判断模拟题 

1、所有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都深受学生爱戴,而所有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有些深受学生爱戴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

上述论证的成立需补充的前提是:

A.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的教授不受学生爱戴

B.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

C.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都深受学生爱戴

D.部分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

2、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

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

乙说:“我不能进公司。”;

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

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

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3、当小张、小李、小王和小贾在公园里打棒球时,田老师家的玻璃恰好被人打破了,田老师怀疑这与他们有关,于是分别找他们询问,四人的回答如下:

小张说:“您家的玻璃不是我们打破的,和我们压根无关。”

小王说:“小李和小贾中,至少有一个肯定是无辜的。”

小李说:“我只能告诉您,打破您家玻璃的人肯定在我们之中。”

小贾说:“田老师,您千万要相信我啊,真的不是我打破的。”

如果四个人中,有两个人说的是假话,两个人说的是真话,可以推出:

A.说真话的是小张和小王

B.说真话的是小贾和小张

C.说真的话的小李和小王

D.说真话的是小贾和小李

行测题库:行测逻辑判断模拟题答案

1、【答案】B。中公解析:本题要求选择题干论证成立所需补充的前提,而题干的前提和结论都是直言命题,且题干含有多个前提和一个结论,可结合三段论推理的主谓拆分法解题。

题干结论为“有些深受学生爱戴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根据三段论的主谓拆分法,先拆结论,把结论拆成“①有些深受学生爱戴的教授是B”+“②所有B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此时考生将拆出来的两个命题与题干找不到B。但是我们知道,“所有A是B”可以推出“有些A是B”,“有些A是B⇔有些B是A”,由此可知,由“所有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都深受学生爱戴”可以得出“有些深受学生爱戴的教授是学术水平突出的家配售”,这时,与结论拆出的命题①对比,就可以发现“B”指的是“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此时,将“B”代入命题②得出,需要补充的结论是“所有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对应选项B。故本题选B。

2、【答案】B。中公解析:首先,做这种真假话的题目思路是固定,“一找二绕三回”,“一找”即找到题干当中的矛盾关系,也就是一真一假的两句话,题目中甲和丁所说的两句话一定是一真一假,但具体谁真具体谁假不清楚,所以需要“二绕”,即绕开这段矛盾去分析其余的条件,题干告诉我们四句话是两真两假,所以其余的两句话乙和丙也得满足一真一假,重点来了,我们需要在这一步确定好乙和丙这两句话到底是谁真谁假,如果丙说的话为真时,乙说的话也一定是真的,和题干条件冲突,所以丙说的话一定为假,乙说的话一定为真。知道乙和丙谁真谁假后再来“三回”,即把推出来的确定条件带回到甲和丁中,判断甲和丁谁真谁假。乙的话为真,可以推知丁的话为真,甲的话一定为假。因此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说假话的是甲和丙。故答案选B。

3、【答案】C。中公解析:四个人所说的话可以简单表示为:小张:“所有非”,小王:“有些非”。小李:“有些是”,小贾:“某个非”。解题思路:第一步,“一找”:找矛盾,矛盾是张和李,两句话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第二步,“二绕”,题干告知是两真两假,所以王和贾也得满足一真一假,如果贾说的话为真,王说的话也一定为真,所以贾说的话一定是错的,王说的话一定正确,贾说不是他打破的是错的,真话就是贾打破的。第三步,“三回”,既然是贾打破的,那么小李说打破的人在他们之中就一定是正确,所以小李说的是真话,小张说的是假话。所以说真话的是小李和小王,说假话的是小张和小贾。


收藏 订阅 小程序

*声明:本站发布的招考动态来源于考试官方网站,本站整理编辑,若涉及版权或错误,请联系本站予以更改或删除。点击反馈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二维码
意见反馈